尚權:我想距離滿分更近一些
發布日期:2024-06-07
本網訊(融媒體工作室/韓璐 晏喬喬 葉玉捷 攝影:融媒體工作室/宋笑笑 指導老師 王亞君)當聽到負責青春young系列(采訪國獎獲得者)的同學要采訪自己,尚權的第一反應是:“啊,采訪,我不大行吧。我覺得自己是個普通人……”以普通自居的建筑學專業的尚權在校期間共獲獎項27個,其中國家級獎項5個、省市級獎項11個、校級獎項12個……當這些獎項被提及時,尚權目光沉靜,緩緩地說:“我覺得自己只是在一個特定的圈子里有一點點厲害,這些(獎項)都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完成的。”
光而不耀,靜水深流的“行動派”
性格安靜內斂的尚權享受獨處的時光。在他眼中,校園有很多美麗靜謐的角落:祥云體育場旁邊的空地、四五月花開得很好的園林基地、城市建設學院周圍被櫻花環繞的小徑、秋天被楓葉鋪滿的秋實路……不過,看似追求安逸的尚權內心不甘做“只拿60分的人,更想突破自己,讓自己距離滿分更近一些”。“其實起點都一樣,無非是有些人使勁了。有些人想著考試能過就行,于是臨近考前去備考,一些人不僅限于60分,于是提前兩周開始復習,選擇不同,結果最終也不同。”尚權的優秀和沉穩一部分來自對自己的高要求,還有一部分來自他注重積累、勤奮努力的學習態度和實際行動。
在參加第十五屆高教杯全國先進成圖大賽之前,尚權先是通過了尺規、建模、翻模的校賽,順利進入學校組織的暑假集訓。集訓期間,面對操作時可能出現的頁面卡頓、軟件崩潰的意外,尚權漸漸養成了邊做邊保存的習慣。在一次又一次的訓練和積累中,他不斷復盤總結。比賽中,他憑借對軟件的精準運用和平穩心態拿下“個人全能一等獎”。面對含金量高的比賽,尚權全力以赴,踏實做好每個步驟。在對待小組作業時,他主動承擔責任,協調小組成員,力求作業達到最佳效果。
思則有備,有備無患的“穩健派”
“我總會做最壞的打算,但同時盡最大的努力去做事。一般情況,它都不會發生最壞的結果。”在一次外出實習中,他帶領七、八個隊員去南屏村古建筑群測量、繪圖、收集整理數據,用CAD、SU等專業軟件和激光雕刻機將古祠堂還原。在確定分工后,小組成員便開始測繪的各項工作。
在具體操作時難免會遇到一些意外,有時由于測量工具的局限性,導致數據無法測量,這時,尚權采用估算的方法以確保工作順利進行。在面對小組成員出現不耐煩的情緒時,尚權及時幫助他們調整狀態。在擅長的領域,尚權總是主動承擔責任,考慮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做到未雨綢繆,韜光養晦所提升的能力成為了他決策時的底氣。
以普通自居,以能力出眾的“實力派”
尚權似乎是個很矛盾的人:自認普通,卻拿下國獎;自認在人群中喜歡傾聽、不喜歡發言,卻總是承擔領導協調的角色;自認悲觀,卻也常被老師和同學評價為“靠譜、踏實”。出乎我們意料的是,以“想象力匱乏,性格古板”自居,卻收獲了諸多設計創新類競賽獎項:第二屆安徽省鄉村振興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第十屆“藍圖杯”建筑制圖大賽二等獎、第十屆“導航杯”模型設計制作大賽三等獎……
在第二屆安徽省鄉村振興創新創業大賽中,他和團隊一起參與合肥三十崗鄉村莊規劃設計大賽,將其改造為中藥文化產業園地,以吸引消費者來此地采購中藥,帶動當地的旅游業,促進鄉村振興。在參加十五屆高教杯建筑類天正杯時,團隊需要一起完成綠色建筑的流程要求:建模、日照、節能、碳排放……在一環扣一環的分工中,尚權承擔了協調團隊的重要功能,最終獲得了“BIM創新應用二等獎”的國家級獎項。
學習和比賽之余,尚權喜歡用運動的方式放松身心。“跑步、騎行、羽毛球三樣占一樣都會上癮。”下午和三四個朋友相約打羽毛球、晚上在操場跑步一個小時、周六周日去爬山都是他解悶娛樂的方式。
“選擇什么便承擔什么,未來希望自己保持積極進取的心態不斷向前。”大學五年的時光在尚權心里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在這段寶貴歲月里,他收獲了知識和成長。圖書館的燈火通明、實驗室的埋頭苦學、體育場的悠然漫步……“在大學有太多讓我留戀的地方。”尚權坦言,大學只是人生道路的一段旅程,真正的挑戰和機遇還在前方等待著他。
(審核:朱玉娟 編輯:王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