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鋕出身于四川瀘縣的一個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家庭,從小過著優裕的生活。“西安事變”后,劉國鋕受日益高漲的抗日救亡運動的洗禮,逐步接受了馬列主義,在思想感情上對共產黨產生了敬仰和熱愛。劉國鋕有兄姐七人,由于家庭的原因他五姐劉國惠結婚后一直閑居在家,劉國鋕為了鼓勵她自立自強,經常給她寫信,幫助她進步。原信中有很多激烈的言辭,為提防敵人檢查,收信人已將信中不少段落裁下銷毀,這是原信殘篇的節錄。從這封已不完整的信中,可以看出,劉國鋕對革命信仰的追求,不是沖動,不是憑義氣,也不是盲從,而是源于對舊社會本質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是以高度的馬克思主義理性為基礎的。
您過去的漫長的歲月,都消磨在家里,而這個“家”卻是舊社會垂死的身軀上底〔的〕一個爛瘡,它具有舊社會幾千年遺留下來的潰爛性的毒質,又加以外面侵來的微〔細〕菌。它已經完全是一塊膿血和腐肉。生活在膿血和腐肉里的人,自然不會健康的(無論是精神或身體)。
我們要得到完全的幸福,只有讓新的產生,讓舊的死亡,要新的產生,就應當增加新的健康的具有毒性的細胞,要舊的死亡,也只有增加抗毒體。我們要自救,我們又不愿變細菌,就只有把自己變成抗毒體,自救也就是救人!
要變成抗毒體,先得把自身遺傳得來的和傳染來的毒質除去,把自私虛榮、狹隘、小膽〔膽小〕、無恒(心)、無毅力等短處除去。把原有的人性(同情、正義感、勇敢、努力等)發揮,后能增加自己抗毒的能力。
雖然人人都受到毒害,可是好多人不知道那是毒質。好多人不清楚地知道毒質的真面貌,以致沒有足夠的勇氣和毅力把它從自己身體里排除,更不敢變成抗毒體。
沒有對舊事物憎恨的熱情,也就沒有對新事物愛的熱情,也就沒有頑強的奮斗的勇氣。
您有勇氣,只要能努力充實自己的能力——作為抗毒體的能力,前途是無限光明的。……過去的生活使您知道毒質的禍害,使您知道抗爭!這才是最有價值的,最難得到的東西。您的希望就在循著正確的途徑努力!
弟國鋕上
魯迅逝世紀念日
選自《初心集——百名英烈遺作選》黨建讀物出版社,2018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