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征集我校未命名廣場、道路和建筑物名稱的通知
發(fā)布日期:2014-09-12
各單位、各部門:
根據(jù)學校整體發(fā)展規(guī)劃與品牌形象定位要求,同時為推動校園文化氛圍建設(shè)、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現(xiàn)面向全校師生征集我校未命名廣場、道路和建筑物名稱。具體要求如下:
一、征集范圍:
(1)校圖書館(1個);
(2)學生公寓樓(24棟,共劃分為5大片區(qū),具體詳見附件2);
(3)部分未命名校園主干道(4條);
(4)食堂(3處);
(5)廣場(5處,三處更名)。
二、征集時間:
2014年9月15日-10月30日。
三、征集對象:
我校全體師生。
四、征集要求:
(1)命名體系須秉承整體一致性原則;
(2)命名應與我校辦學特色、文化積淀一脈相承;
(3)命名應與大學文化氣質(zhì)符合;
(4)命名應易讀易記、朗朗上口,便于傳誦;
(5)命名鼓勵特色鮮明的創(chuàng)新思維。
五、征集說明:
(1)投稿者可將命名方案備注姓名與聯(lián)系方式投稿至官方指定接收地點或郵箱(教職工通過OA參加征集);
(2)所有投稿方案都將由專家評選入圍,并采取商議加投票的方式確定最終的命名方案;
(3)所有入圍作品及最終采用作品將頒發(fā)作品證書,并給予相關(guān)獎勵。一經(jīng)采用,名稱所有及使用權(quán)歸校方所有;
(4)投稿者若對校園既有命名方案不認同,也歡迎與本次征名活動相結(jié)合,提交整體重新命名方案。
六、活動組織及流程:
(1)利用校園媒體,開展廣泛宣傳;
(2)征集結(jié)束后,邀請專家、學者討論入圍及采用方案;
(3)確定采用方案后,進行全校范圍公示說明并征集反饋建議,無明顯異議后正式發(fā)布使用。
七、征名投稿:
(1)紙質(zhì)投稿:將作品用信封封裝郵寄或送至校宣傳處辦公室。
(2)電子投稿:可將作品以word、ppt、txt格式文檔發(fā)送至活動官方郵箱xuanchuanchu@axhu.edu.cn,或通過微博活動提交作品。
(3)咨詢電話:0551-65872028 聯(lián)系人:姚老師
八、學校已有廣場、道路與建筑物名稱參見附件1。
九、具體征名廣場、道路與建筑物參見附件2。
附件1:學校已有廣場、道路與建筑物名稱
附件2:具體征名廣場、道路與建筑物
宣傳處
2014年9月12日
征集未命名廣場、道路和建筑物名稱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規(guī)范學校樓宇建筑等的命名,提升校園各功能分區(qū)的人文識別度,并藉征名之機,推動學校文化建設(shè)與發(fā)展。
二、活動時間
2014年9月15日-10月30日
三、活動流程
(一)9月15日起面向全校發(fā)布征名通知;
(二)9月15日-10月30日指定官方郵箱和學校官方微博進行作品投遞;
(三)10月30日截止收稿,進行第一輪初選,每項確定三件作品入圍(共分廣場、道路、公寓、圖書館、食堂五項);
(四)11月上旬組織校領(lǐng)導與專家對入圍方案進行甄選完善并確定最終采納方案;
(五)對征名采納方案進行公示,無明顯異議后正式使用。
四、活動辦法
(一)本次活動將開展微博推廣活動,設(shè)置獎品(校慶十周年紀念郵折或T恤30件)。
(二)全校師生可以以個人名義參加,也可以以部門/院系為單位或組織獨立團隊參加;
(三)為提高各單位參與積極性,設(shè)“最佳組織獎”兩名。以投稿作品數(shù)量及入圍數(shù)量作為評比依據(jù),評比結(jié)果將納入各單位年底宣傳工作考核;
(四)師生入圍作品將作為教職工績效考核和學生綜合素質(zhì)測評加分項,每入圍一件,加5分。
(五)每個項目設(shè)“單項獎”1名(被采納或與最終方案契合度最高;各項評比中,同一件作品不可兼得入圍獎與單項獎。)
(六)三件以上(含三件)被采納,將授予“最佳提案獎”。
五、活動獎勵
(一)最佳組織獎:紀念獎杯、證書;
(二)入圍獎(每項設(shè)2名,共10名):證書、紀念鋼筆;
(三)單項獎(每項1名,共5名):證書、獎杯、索尼Mp3;
(四)最佳提案獎(1名):證書、ipad mini一部。
宣傳處
2014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