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根友暢談國學對做人的啟示
發布日期:2010-10-21
為進一步加強內涵建設,提升我院全體職員日常工作技能,10月20日下午,我院國學研究院院長姚根友為全體職員作“學國學•談做人”的學術報告,通過對儒家經典的解析,闡釋做人的原則和方法。
姚院長首先分析了國學與做人的關系,引用陸九淵的觀點,指出“國學即做人之學”,為學、立命、明道、察理都是為了“做人”。他認為“做人之學”是指一個人要擁有君子情懷、大丈夫人格、士大夫精神的品質,讀書不是學做人最重要的事,交友要“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不挾色、不挾才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并引用孔子、荀子、孟子談做人的語錄全面展現了做人應有的規范標準。姚院長還簡要介紹了國學的概念及功用,重點闡釋了孔子的思想對我們做人的借鑒意義。姚院長用形象的把孔子的權利與義務對等關系比喻成一座房子,“發乎于仁,止乎于禮”,需要自我修煉成君子。
通過對孔子思想的抽象繼承,姚院長提煉出“孝悌友精神”,即各安其位,各自承擔。孝,就是要對尊長有恭敬心,是“屬下之本”,在實際工作中即是對上級負責,要做到日常工作及時到位,上級有事見機補位,權利名譽從不越位,百忙之中絕不錯位;用之放心,看之舒心,走后安心。悌,就是對同事有助讓心,是“同事之本”,在實際工作中就是對同事負責,要勤掃自家門前雪,關注同事瓦上霜;一家人事一家人干,同事有難我就上;從不添亂,總愿幫忙。友,就是對下級后生有提攜心,是“上司之本”,在實際工作中就是對下級負責,要做到“作之君,堪當楷模榜樣,作之親,可謂父母兄長,作之師,能授一技之長”;欣賞部下優點,包容部下缺點,影響部下行為,幫助部下成長;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在成全部屬的過程中成就自己。
報告會在姚院長創作的小詩《通過鮮花的月亮》中全滿結束。(學院辦公室)
- 上一篇:我院心理咨詢室布置一新
- 下一篇:院團委組織青年志愿者赴崗集鎮敬老院開展慰問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