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式發展——我校參加中軟國際教育第十一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高峰論壇
發布日期:2023-04-06
本網訊(通訊員:劉磊)3月27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中國軟件行業協會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專業委員會、信息技術新工科產學研聯盟、示范性軟件學院聯盟、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指導,北京中軟國際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第十一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高峰論壇”在蘇州高新區隆重舉行。我校校長助理王琦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主持)鄭妮、副院長萬家華、院長助理劉磊等參加此次會議。
大會邀請國家部委領導、合作院校領導、高校和企業專家、教育合作伙伴等近500人參會。大會以 “科技賦能教育 人才創造未來”為主題,政校企行圍繞“教育、科技、人才”分別進行了專題論壇研討交流,共同探討科技為教育賦能,促進教育改革與創新發展的熱點話題。
會議分為兩個階段,上午主論壇從“數字經濟背景下的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產學結合推動課堂改革,彰顯專業認證的核心價值”、“元宇宙與虛擬仿真實踐”、“以科技創新助力教育數字化轉型”專題內容進行分享,下午會議分為三個論壇,分別從“科技篇”、“教育篇”、“人才篇”三個專題進行探討,也充分體現了教育、科技、人才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它們共同支撐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王琦進受邀參加“人才篇”專題的圓桌會議,會議探討了“新時代、新思維、新人才---如何應對職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王琦進表示新型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有個共同的特點:強調跨學科融合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學生在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需要了解行業發展趨勢,這就要求在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方面更加注重實踐教育的質量,通過工程實踐、綜合實踐、實習等方式,讓學生深入企業、深度參與產業,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他表示在培養學生的跨學科融合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方面,學校緊緊圍繞“安徽省十大新型產業”,主要從推進課程體系改革、強化實踐教育、鼓勵學生參加科技創新競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等方面進行,同時學校還注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
我校始終堅持“三個三位一體”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持續不斷地探尋校企合作,形成了校企協同創新的合作機制。此次峰會為我校一流專業建設、數智化人才培養及深度產教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審核:鄭妮 編輯:張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