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资源一中文在线观看官网,日韩成av人片在线观看,铿锵锵锵锵锵好多少破解,小扫货水怎么那么多公交车作文

《中國教育報》刊登我校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經驗和成果

發布日期:2016-06-06

       6月6日,《中國教育報》推出題為《科學定位謀發展 錯位爭先創一流——安徽新華學院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之路》一文,全面反映我校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思路、舉措和成效。現將原文轉載如下。

科學定位謀發展 錯位爭先創一流
——安徽新華學院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之路


       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面臨著資源有限、競爭激烈的形勢,一所創辦僅16年的民辦本科高校卻憑借獨特的發展思路和辦學模式被遴選為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立項建設單位,而且提出了爭創地方應用型一流高校和全國一流高水平民辦大學的“雙一流”目標,這就是安徽新華學院。
       短短16年間,該校是如何迅速尋找到自身突破點的?是如何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競爭中站穩腳跟并脫穎而出的?是如何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辦出特色的?筆者帶著問題走進安徽新華學院。


應用型定位凝練特色 差異化辦學錯位爭先


       創辦于2000年的安徽新華學院是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進程中成立和發展起來的一所民辦高校。早在建校之初,該校就確立了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辦學思路,培養面向生產一線和現代服務業的技能人才,并初步形成了相應的發展模式和辦學機制。2005年升本以后,面對“是按照傳統做法跟在老本科院校后面亦步亦趨,還是大膽探索、另辟新徑”的問題,安徽新華學院作出了選擇——大膽探索,錯位爭先,走應用型特色辦學道路。
       2008年12月,安徽省成立應用型高校聯盟,引導新建本科高校轉型發展,作為聯盟的發起單位之一,該校對走應用型辦學道路的認識更加清晰。2009年,該校制定了《安徽新華學院應用型高校建設方案》。2013年該校參加了國家教育部門“應用科技大學改革試點戰略研究”項目,并成為中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的發起單位之一。
       2014年,該校根據安徽省推進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部署和要求,自覺推進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2015年,被遴選為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立項建設單位。該校認為,建設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是學校辦出特色、持續發展的戰略需要,也是學校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前進動力。只有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滿足市場的人才需求,辦出高水平,才能贏得比較優勢,得到社會認可,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


圍繞定位扎實創建 發揮優勢激發活力


       近年來,安徽新華學院深刻把握“地方性、應用型、高水平、特色化”的內涵,以改革為動力,以質量為核心,多措并舉,扎實推進應用型高校建設,取得良好發展成效,學校辦學活力和發展潛力進一步增強。
       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調整專業結構、改造傳統專業。該校優先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的特色優勢專業,擴大直接面向經濟建設第一線的專業比例,調整或停辦部分實力弱、發展乏力且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基本形成了以工、管為主,經、文、理、醫、藝等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和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規模與結構相協調的專業布局。
       圍繞應用型辦學定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該校形成了“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養思路,即: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突出德育為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注重職業生涯教育,突出社會適應能力培養;注重分類培養和因材施教,突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構建了“三個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即:“學校、企業、研究所”三位一體的育人主體、“通識課程、專業課程、職業生涯課程”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學、用、創”三位一體的培養方式。
       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深化教學改革。該校邀請行業企業專家全程參與培養方案制定,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標準;以產業技術進步驅動課程改革,重構與培養目標相符合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大力推進“應用型課程改革工程”;突出職業生涯教育和大學生素質教育。2011年以來共獲批省級教改項目56項、國家級別教改項目1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15項,國家級別教學成果獎1項。
       圍繞應用型高校對育人主體的要求,建設“雙能型”教師隊伍。該校一方面聘請行業企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來校授課,組建多元化教學團隊。另一方面實施“雙能師資培養工程”,安排教師下廠掛職,促使教師從單純的教學型向教學、科研、服務型轉變。
       圍繞學生應用能力培養,深化產教融合、合作育人。學校成立產學研合作教育工作委員會,建立健全產學研合作育人運行機制,實行專業、課程、師資、基地共建,增強行業企業在人才培養上的話語權和參與度;努力形成“企業為點、行業為線、地方為面”的網狀聯合培養體系,增強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符合度。
       圍繞學生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該校構建了“全覆蓋、全過程、分階段、多形式、開放型”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近三年,共獲批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77項,共有289人次學生在省級及以上學科與科技競賽中獲獎。該校涌現出一批大學生創業典型,中國青年報、新華網、安徽衛視等媒體多次專題報道。
       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構建“三級、四督、五系統”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校、院(部)、系(課程組)三級教學質量管理組織,均有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職責,監控范圍涵蓋督建、督管、督教、督學四個模塊和25個重點項目,運行系統包括教學目標系統、質量標準系統、教學信息系統、教學評價系統和教學調控系統,有效保障了教學規范和教學質量。
       圍繞行業企業發展需求,開展協同創新,實現成果轉化。該校大力實施“應用性研究工程”,與科大訊飛、大唐移動等知名企業合作共建了華科電子創新研究所、藥物研究所、安全與環境評價研究所、動畫技術研究所、網絡與信息軟件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實現科研成果同期轉化。與先鋒制藥、今越制藥等企業合作研發保健藥酒、茶油洗發香波等新產品,與今晨藥業合作的“益母草制劑質量控制”已獲國家專利;與合肥華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智能射頻識別防盜器”研發、與安徽華科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低壓集中器”研發等項目已經投產應用;與合肥橡樹公司等動畫企業合作開發了時長達2200分鐘的10余部優秀動畫片……
       圍繞科學發展,充分發揮新建民辦本科高校體制特點和優勢。該校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不斷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科學高效的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強化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善于整合資源;實行全員績效考核,優化激勵機制,提高效率和執行效果,形成了富有創新精神、充滿活力、靈活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學校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辛苦的耕耘,換來了累累碩果。該校歷屆畢業生就業率均達到95%以上。畢業生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較高,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首批)、全國十佳民辦高校、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連續三年)、安徽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安徽省創新創業教育示范高校、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該校動漫學院被國家教育部門評為全國教育單位先進集體。


任重道遠不斷求索 乘勢而上爭創一流


       抓機遇時不我待,迎難上任重道遠。獲批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立項建設單位是安徽新華學院錯位發展、爭創一流的努力結果,更是現實發展的重大機遇。
       面對挑戰,學校將按照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總體要求,堅持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堅持“需求導向、產教融合、錯位爭先、特色發展”的辦學道路;堅持融入地方、扎根基層的服務面向;堅持立德樹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堅持教育綜合改革,充分發揮民辦體制機制優勢,不斷提高綜合辦學水平。加快建設、開拓創新,實施對接地方產業發展的應用型專業結構優化與特色打造工程,以培養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深化工程,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的教學改革創新工程,以結構、能力、角色轉型為標志的師資隊伍建設工程,以提升綜合競爭力為目標的應用型學科建設工程,以應用為驅動的協同創新平臺建設工程,融入地方、扎根基層的社會服務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育資源國際拓展工程,凸顯民辦體制機制優勢的管理創新工程,保障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硬件建設工程等“十大工程”,實現學校更加快速健康的發展,更加協調有序的發展,更具特色和活力的發展,更具可持續能力的發展。
       登高聲自遠,非是藉春風。經過5—10年的建設,安徽新華學院力爭實現人才培養成效顯著、學科專業優勢明顯、人才隊伍素質優良、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國際教育資源拓展穩步推進、信息化建設省內領先、服務地方產業發展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的良好發展態勢,建成特色鮮明、全國一流的高水平民辦大學和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轉載自2016年6月6日《中國教育報》第6版 高等教育·改革探索   文/代玲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县| 阜南县| 南丰县| 临汾市| 青海省| 夏河县| 大港区| 德令哈市| 贵溪市| 武山县| 石阡县| 晋中市| 金溪县| 于都县| 蕉岭县| 仁怀市| 温泉县| 广平县| 奈曼旗| 涟水县| 赣榆县| 涿州市| 墨江| 晋城| 临西县| 民丰县| 卓尼县| 陆河县| 寿阳县| 乐昌市| 五大连池市| 资源县| 柘荣县| 白沙| 林芝县| 开封县| 昌邑市| 鸡泽县| 泗水县| 曲松县| 普陀区|